刚刚过去的“双11”创造了中国电商发展的新纪录,为中国电商赢得了全球瞩目,展示了中国电商领域的无限活力与潜力。同时,“双11”也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和争鸣,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理解,其中也不乏一些似是而非、甚至是耸人听闻的观点。社会公众亟需专家的深度解读和真知灼见。
12月5日,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、信息社会50人论坛、微金融50人论坛4家智库机构,在京联合发起举办了“双11”现象深度分析——新商业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发展专家研讨会。研讨会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举行。来自中国社科院、中央党校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央财经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中国就业促进会、中国贸促会、贝恩咨询、宏源证券、《消费者报》、阿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,以及来自小狗电器、E店宝、桐乡百纯的电商从业者50多人,共同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。
中国消费正在升级 “互联网+品牌”时代已到来
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为研讨会分享了双11的若干数据,解析了新消费的新特征。通过分析双11的数据可以发现,中国消费正在升级,“双11当天,服务类消费增长强劲,整体增速为83.7%,而实物类消费为58.2%”,健康消费、智能消费成热点,扫地机器人同比增长104.4%,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接近500%。双11与线下流通业和制造业同行,吸引了苏宁、银泰等18万家商场或门店,实体商业和制造业都在积极拥抱电子商务。双11也吸引了各年龄段的人群参与,比如,70岁以上的老人,在双11当天人均消费金额超过了1000元。双11当天,还有超过3000万中国人在海淘,相当于2014年全国出境人次的1/4,值得国内制造业思考。
贝恩咨询全球合伙人康雁,在会上分享了主题为“互联网品牌化和品牌互联网化”的《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研究报告》。该研究发现,线上消费者在不断升级,越来越追求产品品质,“互联网+品牌”的时代已经到来。从2011年到2014年,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的线上品牌化率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65%,形成了1万亿元的新增品牌销售额,相当于中国零售市场规模的4%,也意味着人均新增约750元的品牌支出。
消费者是理性的 双11销售额年年增高非透支所能解释
在研讨会的讨论环节,与会专家集中讨论了“双11”的“是与非”。讨论环节主要围绕三个议题:“双11”是否透支消费?“电商是否导致假货泛滥”?电商是否伤害实体经济?
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赵萍认为,消费者是理性的,促销实际上是“消费者实现了跨期的动态均衡。”促销活动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正常行为,促销活动提升了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的购买力。
中国消费者报副总编张建提到,“要科学合理地消费”,这是80和90年代经常讲的。所谓“控制消费、计划消费”,是很落伍的。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王青指出,如果是透支,肯定是不可持续的,但双11销售额年年增高,肯定不是透支所能解释的。
来自阿里研究院的数据也发现,对比近3年双11前后日均消费金额和消费人数可以发现,历年9月、10月及双11前十天的日均消费金额和消费人数均在逐步提升,没有证据说明双11压抑了节前消费,反而消费者一直在增加支出。双11过后19天(11月12日-30日),日均消费金额虽然相比双11前有所下降,但仍高于9月、10月,同时12月显著回升,说明在双11后的短时间内,消费者确实一定程度上收紧了消费,但降幅在合理范围内,完全没有出现外界所质疑的“双11过后平台成交额将骤降”的现象。
2014年网购投诉全年占比仅为1.03%
关于所谓的“电商导致假货泛滥”,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分享了三组数据:
2014年我国工商系统受理的网购投诉是7.8万件,工商系统2014年全年的投诉受理量是757万件,网购投诉的占比仅为1.03%(备注:此处只是投诉占比,假货只是投诉中的一种情形)。2014年中消协全年的投诉量是619415件,其中远程购物(包括电子商务、电话购物、电视购物和邮购等)的数量是20135件。远程购物的投诉占比是3.25%,如果网购占其中三分之一,大约是1%的水平(备注:此处只是投诉占比,假货只是投诉中的一种情形)。此外,2014年我国海关在快递中查获侵权嫌疑货物28.5万件,而2014年我国跨境的电商快递约为19亿件,即侵权嫌疑快件占比是0.0148%。
电子商务是实体经济一部分 为制造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
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关系,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,电子商务就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,双11是激发消费的新力量,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一种新供给。
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远芳博士也认为,80年代小商小贩促进了中国商业流通,后来中国加入WTO也是融入全球流通体系,这些都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能。因此,电子商务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,同样是提供了新的动力。
国家信息中心研究部主任、信息社会50人论坛常务理事张新红也指出,信息社会是当前全球性的大趋势,大趋势不可违,目前电子商务也还只是刚刚进入起飞期。
新消费、新商业基础设施应该引发全社会关注
会上,阿里研究院高红冰院长,做了“新商业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发展”的主题演讲,分享了双11背后阿里巴巴在云计算、智能物流、在线支付体系等领域的努力与成绩,也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。
最后,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,代表主办方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。他认为,所谓“双11透支消费、电商带来假货泛滥、电商伤害实体经济”等话题,在很大程度上,都是被误解或曲解的“假议题”。面向未来,双11给全社会带来的“真议题”,应该是引发全社会应对新消费、新商业基础设施的关注。
这一正在高速发育中的、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基础设施,在底层是“云(云计算)网(宽带和无线互联网)端(智能终端)”,其上则是在线零售平台、在线支付体系、智能物流等服务体系。在很大程度上,双11作为一次未来商业的预演,实际上也是新商业基础设施“安装”到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的一次集中体现。这一新商业基础设施,在支持和孵化创新、创造就业、拉动消费、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领域,已经展现出了巨大价值与潜力,并成为了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