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仅仅是点赞那种还好说,有些投票的需要先加关注或者注册,折腾一顿下来得十几分钟。”张女士告诉记者,她认为这种做法非常不合适,因为在无形中“绑架”了自己的朋友圈。
12月22日,记者随机采访了乌鲁木齐市的20人,其中五成左右的市民表示因要帮忙投票而感觉烦恼。 ——12月23日《新疆都市报》报道
前段时间,笔者所在的城市,教育部门和某公众号联合搞了个“最美班主任”微信投票活动,一时间,本地朋友圈内被为各位“园丁”拉票的消息瞬间刷屏,每一个班主任对应着一个班级的学生,而这些学生后面又有两三倍以上的家长,每个家长也有自己的朋友圈,这种类似“拉人头”的传播效应实在不可低估,笔者就收到至少十条拉票信息。“最美班主任”第一轮刚刚结束,第二轮方兴未艾,“身边的’访惠聚’典型”投票又开始了,加上“XX美食评选”,“XX中国人物评选”“XX网络春晚评选”“XX校园之星评选”“XX行业先锋”评选……初步统计了一下,就在12月份,我接到的投票请求信息不下十条。
说句实话,真是不胜其烦。这种烦恼不仅仅是碍于情面却实在太浪费时间的困扰,更是对这种变味的评选有何意义的思考。
网络评选最先是电视综艺类节目为了扩大影响和宣传需要,对参与者进行“海选”时采用的一种博眼球的票选方式,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兴起,为了“吸粉”和增加关注人数,这种新媒体平台迅速引入了“微信投票”这一有效的手法,这原本是互联网时代顺应潮流的一种做法,无可厚非。
可是,现在愈演愈烈的“微信投票”俨然已经变质,孩子们参加一个校园活动,投票拼到最后成了“拼爹”,拼的是父母的人脉、关系乃至财富等社会资本,一个遥远边城的“校园歌手”评选居然可以牵引五湖四海,甚至大洋彼岸的陌生人,这种“不正常”“不公平”的博弈最后的获胜者能令人信服吗?
11月17日《海峡都市报》报道说:“微信中的朋友经常会发这类的投票信息,而现在有的人甚至专门建一个群,谁投了就给谁发红包,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在一个评选中胜出,在各个群里一共发了1000多元红包。”这种“微信拉票” 在本质上偏离了评选初衷,演变成公私关系的混合变形和情感关系工具化,不仅切割了社会信任,也损伤了评选的公信力。
因为此类微信投票大多是经过朋友圈层层转发推荐的,大多人尽管不情愿,也还是会投票,但是,大部分人也对票选对象根本了解不多,这种评选也就成了无源之水、无根之木。况且,听说现在很多投票消息一公布,就有专业的投票公司和票选对象联系,刷票也是公开的秘密。
本来,一年到头,对一些工作或者一些人员,通过对比竞赛的方式进行讲评是一件好事,新媒体的广泛参与也不是不可以,可是,在蜂拥而至的“投票大战”中,参杂了非常的东西之后,得票最多的,不一定是最好的,但一定是在微信圈覆盖最广的,人缘最好的,或者面子最大的。真正的最好、最佳,不一定是得票最多的,一切顿时大打折扣。
而且,现在的“微信投票”大多还要先关注,才能投票,操作一次要不少时间,再加上转发,实在也是个体力活。
如此说来,一些无效的微信投票活动除了透支感情圈,浪费时间之外,看不到多少意义,年终工作千头万绪,“微信投票”千万不要太多。